一、选择题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下所示,( )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
下图《梅开三度》反映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其中“甲”是什么事件?( )
下图中的两位历史人物直接参与的历史事件是( )
某学者利用下面的思维导图研究“1921—933年经济危机”,你认为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年 份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社会总产值
7.4%
6.4%
4.2%
3.3%
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观察下图,①处填 ( )
二、判断题
三、识图题
图一
(1)图一A处是当时的哪一个城市?(2分) (2)西汉时期,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形成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图二
(3)图二中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2分) (4)该事件发生于哪一个根据地?该根据地的创建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3分)
四、综合题
——刘辰翁《宝鼎现·春月》
——柳永《看花回(二之二·大石调)》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8年
2000年
影碟机
16.02
37.53
电冰箱
6.58
42.33
66.22
76.08
80.13
洗衣机
48.29
78.41
88.97
90.57
92.52
彩? 电
17.21
59.04
89.79
105.43
116.58
——摘自《学理论·上》)2014年第01期
——摘自《中国科举文化》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
——摘自《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详尽记述了古代农业、手工业哪些方面的内容?(2分)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认为中外差距主要在军事装备上,从长远的国防意义上考虑,必须取得外国的船炮。租借不如购买,购买不如自造,于是积极倡导引进西方造船制炮的机器和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2)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引进的机器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此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2分)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因为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部门,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等。经历了老工业基地在经历了重工业化时期的繁荣后走向衰落,大量工厂倒闭,到处是闲置的厂房和被遗弃的锈迹斑斑的设备,因此这些老工业基地如俄罗斯的乌拉尔山、美国的俄亥俄州被形象地统称为“铁锈地带”。 (3)材料三中“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主要是因为什么?(2分)依据材料,概括“铁锈地带”出现的原因。(3分)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谈谈如何辩证地看待网络?(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