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9.2019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19年 题数:23 浏览数:640

一、单选题

1.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在先人看来, 是指(  )

A.炎黄传说B.大禹建夏C.武王建周D.始皇一统

2.

相较于夏商周,大一统国家的显著不同是(  )

A.地理环境B.生产方式C.国民构成D.制度特征

3.

中国古代历史上,异域文化主要通过两个方向传入中国(如右示意图)其中,两汉时期通过方向①传入中国的异域文化是(  )

A.佛教文化B.基督教文化C.道教文化D.伊斯兰文化

4.

我国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科学书籍是(  )

A.《梦溪笔谈》B.《几何原本》C.《海国图志》D.《天演论》

5.

唐都长安与宋都开封同为百万人口大都市,但开封城内来自于西域的人却很少。其重要原因是边疆地区崛起了(  )

A.北魏B.西夏C.金国D.蒙古

6.

中国通过海上丝路出口的货物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纸张B.铁器C.瓷器D.香料

7.

15世纪末,赞助探险家横渡大西洋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  )

A.英国B.荷兰C.葡萄牙D.西班牙

8.

据统计:1793年,英国的棉布价格只有印度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主要原因是英国(  )

A.完成圈地运动B.发生工业革命C.扩大资本输出D.推广农业机械

9.

观察下图,导致非洲政治版图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工业革命的扩张B.非洲民族意识觉醒C.资本输出与瓜分世界D.同盟国与协约国博弈

10.

19世纪50年代,英法联军以蒸汽战舰炮轰某国要塞,并迫使其君王厉行改革进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里的 某国 是(  )

A.中国B.俄国C.日本D.德国

11.

下图是法国画家福兰创作的漫画《大日子》,以此纪念法军所创造的奇迹。此 奇迹 指(  )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

12.

大萧条 时代,罗斯福总统向人民承诺 把钱放在银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为此采取的举措是(  )

A.规范金融秩序B.实行以工代赈C.缩减农业生产D.协调劳资矛盾

13.

下图邮票上的头像是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法国外长舒曼、意大利总理加斯贝利。邮票纪念的是(  )

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煤钢共同体条约》签署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

14.

马歇尔计划表面上看是一个经济援助计划,最终目的则是(  )

A.争夺欧洲B.构建北约C.统一欧洲D.遏制法西斯

15.

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彻底破坏了东亚传统政治格局的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

直接导致右侧纪念币停止发行和流通的是(  ) 

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法币改革

17.

历史精神是指重大历史事件所留下的启示与意义。下列精神中具有 开天辟地意义 的是(  )

A.红船精神B.延安精神C.长征精神D.井冈山精神

18.

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歌词中的 八省 主要位于中国(  )

A.南方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中原地区

19.

4月24号星期天一早,共产党的先头部队进入城里。共产党极有渡江效率和静悄悄地夺取了首都。 文中的 首都 是指(  )

A.北平B.南京C.重庆D.武汉

20.

下列口号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是(  )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材料阅读

21.

遗存与历史记忆(15分)
遗存是对往事的记忆与见证,是珍贵的历史资源。
(1)请将下列 历史遗存 历史时期 相对应(填写字母)。(8分)
(2)上海历史遗存尤为丰富,有史前文化遗存、革命活动遗存、工业建设遗存、殖民扩张遗存等。请依据分类,将下列遗存填入相应空格(填写字母)。(7分)
崧泽文化(A) 工部局大楼遗址(B) 中共 二大 会址(C)
外滩万国建筑群(D) 轮船招商局老码头(E)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F)
上海解放纪念碑(G)

类型

遗存

1史前文化遗存

2革命活动遗存

3工业建设遗存

4殖民扩张遗存

22.

马铃薯与世界历史(40分)
美国环境史学家麦克尼尔说: 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是如何以剧烈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历史!
材料一 马铃薯的原产地在南美洲。1565年,西班牙远征军将马铃薯敬献给国王。1770年,法国农学家巴曼奇撰写了一篇有关马铃薯营养价值的论文,受到法王路易十六的关注,在宫廷宴中烹调了二十多道以马铃薯为原料的佳肴,并致力于马铃薯的食用推广。

——摘自《土豆的悲喜剧》

材料二 据三峡地区地方志记载 包谷(玉米)、洋芋(马铃薯)、红薯三种作物,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 (《奉节县志》)。 其深山苦寒之地,稻麦不生,即玉黍(玉米)亦不植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 (《宜都县志》)。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美国发明马铃薯自动削皮机,薯片变成销售量最大的零食。赫尔曼·莱(HermanLay)在美国南部叫卖此机器, 乐事(Lay’s)”几乎成为薯片的同义词。从1960年代开始,通过遍布世界的麦当劳连锁店, 薯片 已经与硅谷的 芯片 、好莱坞的 大片 一起,成为美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薯片俨然成了美国 文化帝国主义 的标签。

——摘自《丝路小史》

问题:(20分)
(1)依据材料,指出三峡地区引种马铃薯的原因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概括马铃薯的推广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世界历史。(6分)
(3)结合材料,你如何看待麦克尼尔 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 的观点?(10分)

23.

民国八年(50分)
以下三则材料都记述了民国八年发生的事件。
材料一 此次北京之事,绝非发始者之本意。政府中人,苟能平心静气以处置之,断不致因一时之激动,而有解散大学以军法处置学生之说。何则事有轻重,法有界限,不能径情而直行也。苟其不然,后祸尚有穷期哉?政府其深思之。

——《申报》时评

材料二 《大阪朝日新闻》报道:
5月6日: 学生团体的成员来到最繁华的街上,强迫商店关门。
5月7日:用大号字体突出标题 学生义和团
5月7日: 特别是像美国人参与经营的中美通讯社发表了国民自决会等排日运动机构的电报和宣言书,借此机会将上海发起的排日运动推广到南方各地。
材料三 我发现我上次把这里学生们的第一次示威活动比作大学生们的起哄闹事,这是有欠公允的;整个事情看来是计划得很周密的,并且比预计的还要提早结束,……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美国学者杜威写给女儿的信(6月20日)

问题:(25分)
(1)依据材料, 民国八年 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指出判断的依据。(4分)
(2)概括国内外各方对此事件的不同看法。(6分)
(3)你如何看待各方对此事件的看法?(15分)

Baidu
map